发展历程怎么描述(企业发展历程文化墙)

发展史怎么概括?

祖国发展历程简短概括: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这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上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这时中国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

  秦汉时期: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制的巩固,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

  

  农业上,轮作制已经确立。《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两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科学家。刘徽、祖冲之、张子信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

  两宋时期:

  两宋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沈括。这时中国的四大发明相继问世,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元朝:

  元朝的科学技术达到或取得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甚至医学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当时领先于世界的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尚未登基之前,就征招“回回为星学者”。

  他们翻译及带来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也译做尤尼)的《哈基姆星表》(也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1260年,元廷承金人旧制,设立司天台。

  明朝:

  明朝科技成就灿若繁星,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涌现了许多名家巨作。

  清朝

  清的科技有些傲人的发展,乾隆时官修的《医宗金鉴》九十卷,征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经验良方,并对《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作了许多考订,是一部介绍中医临床经验的重要著作。清代名医王清任在医学上有突出的成就,着有《医林改错》一书。

  他强调解剖学知识对医病的重要性,并对古籍中有关脏腑的记载提出了疑问。他通过对尸体内脏的解剖研究,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二十五种,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为祖国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近代科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科学大量传入中国,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中国竭力地在吸收西方科学成果。

  民国初年中国科学社等民间学术社团创立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开始和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系统地融合到了一起。1928年中央研究院的产生、1949年中国科学院的成立,使得中国科技研究的发展获得了政府的财力支持。

  

  

  

  扩展资料: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科技。

  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

  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高新科技类:

  遥感技术:这是本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它从遥远的地方去感觉运动着的物质的映象,借助专门的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探测仪器,把遥远的物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接受记录下来,再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人眼可以直接识别的图像,从而揭示出所探测物体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超导技术:利用超导电材料的独特性质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技术,称为超导技术。

  微电子技术:运用电子学基本规律,研究各种电子元件、器件设备和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国防及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应用技术,就是电子技术。而微电子技术则是电子技术的微型化发展技术。

企业文化墙怎么做?

一、公司文化墙要体现出公司的文化,核心价值,发展观等等,如果公司发展时间久远,文化底蕴丰富,那么就一定要好好深挖归纳为归纳。为鼓励员工积极性,多增加团队活动照片,让员工写写感想感受,更可体现企业以人为本。  二、企业文化墙在制作方面包含   1.企业语录:用文字形式体现企业价值与激励员工和公司共同努力。 2.员工风采:集体活动照、优秀员工的心路历程等。 3.公告栏:用于发布公司重要决议、文件、活动通知等。 4.总经理寄语:表达总经理对企业发展、员工发展期望等。 三、设计文化墙:

第一、首先要定位企业文化,构思整体布局。第二、文化墙核心内容是展示经营理念和服务理念,主体与局部区域展示内容相互融洽。第三、聘请有资历和丰富设计经验的设计公司,在色彩搭配和内容上有针对性展示。 文化墙的预算具体要看面积、设计需求和施工材料,另外找专业的设计公司报价会更实惠。 推荐:华竣国际,有着丰富的展厅设计和施工经验,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企业展厅、多媒体展厅、科技展厅、文化馆、规划馆设计。

发簪的发展历程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里,早就有了关于发簪的记录,发簪是指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中国少数民族有传统的用簪来固发、美发之俗,其发簪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唐代画迹中也有众多满头插簪的妇女形象。明清时期,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簪首。它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还爱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作簪首形,常见的花种有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等,以动物为簪首的发簪,常见的有龙凤、麒麟、燕雀及游鱼等,其中以凤簪最多,制作也最为精致。随着人们的发式的改变,发簪在汉族中已失去了许多固有的意义,而逐渐衰亡。但在少数民族中仍然流行,许多少数民族妇女盛装时,仍保留着发簪满头的习尚。

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电视机电传照片的电视技术;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

造纸术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在纸没有发明以前,我国记录事物多靠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之类。商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实物资料,本世纪以来不断出土;战国到秦汉的竹简、木牍和帛书、帛画,近年来也有大量出土实物。但是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缣帛昂贵,简牍所占空间很大,都不便于使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寻找廉价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旧麻料制成植物纤维纸。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实践动摇了蔡伦发明纸的说法。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而且当时造出的纸已经可以用于书写。 但是早期的西汉麻纸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到了公元二世纪,在东汉宫廷中任尚方令的蔡伦,凭借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监制并且组织生产了一批良纸,于永元十七年献给朝廷,从此造纸术在国内推广起来。同时,东汉还进而用树皮特别是楮皮造纸,扩大了原料来源。

机械手的发展历程

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

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

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Unimate-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小于加减1毫米。

目前,机械手大部分还属于第一代,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控制。

发展历程是什么意思

发展历程指历史的发展经过,发展过程的中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的出现原因以及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等。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

发展的内涵:

1、发展包括个体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变化。

2、发展的历程包括个体的一生。无论年龄大小,都存在发展。

3、发展涉及多个领域。如个体的躯体、大脑、思维、想象、情绪等,都在发展的范畴之内。

4、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

阿富汗经济现状及发展历程

阿富汗是最落后国家之一。历经三十多年战乱,经济破坏殆尽,交通、通讯、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生产生活物资短缺,曾有600多万人沦为难民。2002年以来,阿国民经济呈现低水平的快速增长,经济逐步恢复发展。2013财年经济同比增长6、4%,国内生产总值212亿美元,人均GDP720美元,对外贸易总额58、47亿美元具体说:有一个较稳定、较健康的政府,2001年之前是恐怖组织塔利班建立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专制国家。

儒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哪些阶段

早期儒学: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秦汉时期:秦始皇施行焚书坑儒的政策,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沉重打击。西汉时期:采纳董仲舒简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思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北宋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南宋心学: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发展历程如下:1。战国时期的孟子思想。孟子对儒家思想的传承: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2。西汉的新儒学。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3。宋代的新儒学。以朱熹为代表,将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特点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4、明朝理学的没落。王阳明将理学发展为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走到了极端;

5、晚清的结合。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为维新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6、现代的变革。文革时期儒家思想被彻底推翻,但是在改革开放后,儒家思想被重新评价,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网球的发展历程

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十四世纪时,法国宫廷中开展起一种叫“掌球戏”的游戏,两人中间隔一条绳子,双方用手将球打来打去。球用布裹头发制成。以埃及坦尼斯镇所产的布最为著名,英文网球Tennis大概即由此而得名。十六世纪时,出现用羊皮纸,十七世纪这种游戏传入英国后,绳改变为网,球拍不再是平面的羊皮纸,而是穿上了有弹性的弦线,场地也比较正规了。十八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后,网球运动冲出宫廷,逐步在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中开展起来。到十九世纪,网球运动在欧美盛行起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现代草地网球正式出现。

中国太平的发展历程

1、1929年11月20日,太平保险公司创立于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保险业正处在有史以来第一个发展高潮期;

2、1934年起的三年间,太平保险公司陆续收购了几家华商保险公司,开始向集团化的方向迈进;

3、1934年初,丰盛保险公司因经营不善,拟将大部分股份售与太平,改组公司,与太平合作营业;

4、1935年5月,东莱银行加入成为太平保险的第六个股东。同时,东莱银行创办的安平保险公司经营上发生困难,亦由太平接收合并;

5、1936年中国垦业银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