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是什么意思?
词牌名,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 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
常用词牌名?
常见的词牌名有长相思、渔歌子、忆江南、如梦令、浣溪沙、菩萨蛮、卜算子、清平乐、采桑子、一剪梅、沁园春、水调歌头等等。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词牌名有哪些
1、词牌名主要有长相思、渔歌子、苏幕遮、永遇乐、虞美人、清平乐、采桑子、雨霖铃、菩萨蛮、醉花阴、浣溪沙、临江仙、水调歌头、渔家傲、鹊桥仙、点绛唇、相见欢、捣练子、生查子等。
2、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3、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
《清平乐·村居》的词牌名是什么
《清平乐村居》是这首词牌名“清平乐”,题目是“村居”。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沁园春是词牌名吗
沁园春是词牌名。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
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事实上,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长相思词牌名是什么意思
长相思是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以白居易词《长相思汴水流》为正体,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另有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一叠韵,后段四句三平韵,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等。
《长相思》为乐府旧题,南朝萧统、陈后主、徐陵、陆琼、江总等均有诗作,多抒写离别相思之情。此调由三、七、五句式组成,每句用韵,且前后段各有一叠韵,音节响亮,表情由热烈而渐趋和婉。此调自白居易之后皆沿其体。诸家所作均三十六字,句式亦同,但字声平仄略有变化。冯延巳词与白居易两首“汴水流”、“深画眉”字声平仄相同。欧阳修两词最能体现此调特点,如其一:“深花枝,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花枝难似伊。玉如肌,柳如眉,爱著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
宋词词牌名有哪些
1、色人歌、玉山枕、玉山颓、玉京秋、玉京谣、玉京箫、玉竹斩、玉烛新、玉团儿、玉交枝
2、玉连环、玉莲花、玉堂春、玉楼春、玉龙瑶、玉壶冰、玉阑干、玉梅令、玉美蓉、玉抱肚
3、玉漏迟、玉蝴蝶、玉簟秋、玉簟凉、忆江南、忆江月、忆汉月、忆岁月、忆萝月、忆人人
4、忆故人、忆王孙、忆君王、忆帝京、忆少年、忆仙姿、忆旧游、忆多娇、忆余杭、忆吹箫
5、忆闷令、忆章台、忆柳曲、忆秦娥、忆真妃、忆瑶姬、归去来、归去难、归去曲、归巴乐
6、归平遥、归国遥、归国谣、归字谣、归自谣、归朝欢、归塞北、四字令、四时好、四边静
7、四园竹、四代好、四和香、四和春、四块玉、四犯令、四季花、四换头、甘草子、甘州子
8、甘州令、甘州遍、甘州曲、甘州歌、石州行、石州引、石州慢、石湖仙、石榴花、白雪词
菩萨蛮是词牌名又称为什么
菩萨蛮是词牌名又称为《子夜歌》,菩萨蛮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代表作有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火烧赤壁打一词牌名
谜底:满江红
满江红,著名的词牌名之一。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更是经典。另外,苏轼、毛泽东、辛弃疾等名家的《满江红》词也非常著名。
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钦定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
词牌名和曲牌名的区别是什么啊
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而曲牌是曲调的调名。
词牌和曲牌的区别:
1、曲有衬字,某些曲牌还可增减字句,而词的字数是固定的,这是曲与词最重要的区别;
2、北曲无入声,入声已入派“三声”,以平、上、去、分平仄,有些曲牌不仅要分平仄,还要分“上、去”声;词以“平、上、去、入”分平仄个别词牌如《满江红》只能用入声押韵;
3、曲的韵脚密,甚至句句押韵,平仄互押常见,且一韵到底;词的韵脚疏,仅少数词牌可转韵或平仄互押;
4、曲牌可叠用,不同的曲牌还可连用,如“带过曲”“套曲”,词牌只能单用;
5、语言上看,曲十分口语化,通俗清新,甚至曲牌的名称都非常俗;词比较典雅庄重。
词牌名采桑子〉的格式
1、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另有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等;
2、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3、变体一,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
4、变体二,双调,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词牌名来历
所谓词牌,就是指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但一般而言,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1、原来的乐府诗题,如“乌夜啼“等。
2、唐代教坊乐曲的名称,如“浪淘沙“等。
3、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如“临江仙“等。
4、取别人诗句中几字,如“醉春风“等。
5、取某些历史故事,如“解连环“等。
6、取本词几字,如“忆秦娥“等。
7、词人自制,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们作的曲自己填词,再根据词意自定。
8、用原有词牌,增字数后改称,如“甘州令“等。
9、根据词的字数定,如“三字令“等。
10、有综合两个词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
11。用人名,如“虞美人“等。
12。用地名,如“伊川令“等。
13。用乐调,如“四犯令“等。